“清心”是什么?事奉神的工人怎样才能以生命影响生命?杨钖锵牧师介绍旧约4个人物的生平事迹,提醒我们反思自己的生命质素。我们有雅各的好胜、以扫的世俗、摩西的自负和扫罗的自卑吗?
神工人的生命质素[1]
事奉神的工人,是以生命影响生命,所以生命质素的装备至为重要。这是老生常谈,不用我来多说。我只想在这里谈谈一个较少人注意的属灵质素—“清心”。
“清心”是什么?乃是向神存一颗单纯的心,无论心志、意向、动机,都纯净完全没有杂质。说起来很简单,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,不时混杂了很多驱使我们失去单纯的东西。以下只提出几种情况,透过旧约4个人物的生平事迹,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雅各的好胜
雅各一生充满了斗争。他自小就与孖生哥哥以扫争取长子的名分,为了妻子又与外父拉班明争暗斗,后来更与神的使者整夜较力。他虽然骗取了父亲死前的祝福,但始终得不到父亲的欢心。
这未偿的欲望使他一生持续斗争下去,永无一日的安宁。直至他在毘努依勒被神的使者扭伤脚筋,才晓得获取祝福的途径:不在乎自己的方法或努力,乃在于接受神的赐福。
神的工人同样易被一些未实现的冀望所支配,一生不自觉地追求成就,藉以满足内心的欲望。表面上或有坚强的心志,甚至有极佳的表现,但其实成功已变成他们事奉的对象,取代了神应有的位置。
以扫的世俗
以扫“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”(来12:16)。 表面上,以扫很值得我们同情,因他是在危急的关头,被雅各占尽便宜,但归根究柢,还是以扫自己轻看这属灵的福分所致(创25:34)。
他对神给先祖伟大的应许漠不关心,于是在饥渴的考验下,轻易放弃了自己的权利。希伯来书的作者称这种心态为“世俗”(来12:16)。这里原文的意思,主要不是指以扫“贪恋”一碗“红豆汤”,而是指他漠视神,不看重属灵的价值。
事奉主的人也要小心,免得像以扫一样,容易被自己的欲望或恩赐(善于打猎)弄致“累昏”了,失去神敏锐的清高气质。
摩西的自负
摩西未流亡旷野之前,是一个充满自信、民族情绪激昂的人。与他年纪相若的以色列人中,大概没有那几个男丁,有机会读书的更绝无仅有;但在神奇妙的安排下,摩西不但能保存性命,且接受当时最高等教育。
在人看来,可以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奴役的领袖,实在非他莫属,难怪摩西当时以救世主的身分自居。当他见到自己同胞被人欺负,便立刻挺身而出,但神所要使用的人,必须能在心硬的同胞面前谦卑和忍耐。结果他要透过挫折和40年的旷野的锻练,才变成世上最谦和的人(民12:3)。
今天不少神的仆人,尤其是有明显恩赐的领袖,往往被源源不绝的需要求赞赏包围着。这些最能叫人觉得自己很重要,甚至不可缺少,结果事奉的人容易变成过分自高,或弄致操劳过耗尽体力、心力、灵力。
扫罗的自卑
扫罗王是一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。身为以色列的第一位君王,自然承受了不少的群众压力。一方面他要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,所以宁可冒犯神也不容许战败。
当时在吉甲的扫罗,面对敌军的逼近,撒母耳又迟迟未来献祭,如他仍按兵不动,士兵就会泄气,于是自行献祭。这是他登基后第一场战役,所以胜利对他非常重要。
另一方面扫罗又要极力争取民众的接纳和支持,所以他为了顺从民意而留下亚玛力人最好的牛羊。他宁愿违背神清楚的命令,也不想得罪百姓;及至他知道自己被神厌弃,仍要求撒母耳“在以色列人面前抬举”他(撒上15:30),以保持在百姓心中的形象。
自我形象偏低的人,往往需要迎合别人对自己的期望。活在这压力下,会过分紧张别人怎样看自己,同时不自觉地为了自我肯定就追求外在的表现和成就,藉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热心的事奉竟然成了寻求别人接纳的途径。
由此可见,内在生命的质素实在不容忽视。它决定我们的事奉是否蒙神悦纳。没有清心的生命,只会利用事奉来满足自己,所以事奉的动机比效率更为重要。
事奉好不一定等于生命成熟,可能只是属灵的假象,内在的生命需要耐心培育,并经常反省以保持纯洁,以致能从各类杂质释放出来,这样才是真正的事奉神。
注释
(待续)
往期文章
忠心仆人(一):湛牧师生命中最后的公祷:求主供应内地教牧同工的需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