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教会年历将耶稣受难前最后一星期称为“圣周”。这“圣周”的开展,就是耶稣基督骑着驴驹,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,是路19:28-40所记载这事件,故此“圣周”开始的第一天,传统又被称为“棕枝主日”。
今天再阅读这段经文,我的眼光落在故事中的一个不起眼,却同时十分关键的角色—耶稣基督进城时骑上的驴驹。
与君王身份不匹配的座骑?
为何选择骑驴驹而不是选择骑上威武的马匹?《马太福音》的作者给我们一个解释:“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的话,说:要对锡安的居民说:看哪,你的王来到你这里,是温柔的,又骑着驴,就是骑着驴驹子。”(太 21:4-5)
|
|
《马太福音》的引用分别出自旧约(赛62:11及亚9:10),昔日旧约先知预告末后来临弥赛亚是一位谦和,且带来和平的君王。祂选择不是高调威风的战马,而是形象卑微低调的驴子。如今耶稣用心安排驴驹,正是为要应验旧约先知指着他说的话。
一头从没有人骑过的驴驹子
“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,进去的时候,必看见一匹驴驹拴在那里,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,可以解开牵来。 若有人问为甚么解牠,你们就说:‘主要用牠。’(路 19:30-31)
正如经文的描述,这一头驴驹原先被饲养的(因为有人拴在一处),然而经文强调这头驴“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”,圣经形式这是一只驴驹,属于年轻的驴,大概是由于这只驴还是太幼嫩,出生的时间不长,以致主人还来不及给这头小驴提供被人骑乘的“训练”课程。然而,耶稣不选择具有丰富骑乘经验的驴子,就是单单选中这一头驴驹子。
俗话说“老马识途”,大概当时的人选驴也是同一原则:为了减少骑上未被驯化驴驹而发生任何意外,一般人都不会冒失选一头从没有人骑过的驴子。故此这引起驴驹的主人好奇去问耶稣所差派前去的门徒:“你们为什么要解这头未被驯服的驴驹?你们要解开牠作甚么?”
“主要用牠。”这是主耶稣预先吩咐门徒如此跟驴驹主人这样说。
是的,当驴驹的主子,甚至可能门徒也不明白老师耶稣的心意,然而主耶稣的一句话“主要用牠”,这头未经驯顺的驴驹的第一位乘客,是一位即将受众人欢呼、夹道迎接进城的救主(路19:36-38),与此同时,这一位“乘客”骑着牠,进一步迈向祂为拯救世人而走上十架的“不归路”。
总结
我们仍然记得,这吩咐源自耶稣为着进入耶路撒冷城的路程而作准备。耶稣应该一早心里有数:这次注定是一趟“不归路”。于是耶稣吩咐门徒预备这头驴驹,显然是刻意安排。
因着“主要用牠”,这头从未驯化的驴驹,没想到牠的第一位乘客,竟然是拯救世界的弥赛亚君王。我们要是甘愿被主所用,纵使有时不明所以,然而主可以在我们身上成就祂要完成的大事。
昔日主要用牠,今日主也要用你与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