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太传统中在特定节期会诵读旧约圣经五卷书称为“五小卷”,《雅歌》是其中一卷,在逾越节诵读,逾越节是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,脱离奴役,进入自由。《雅歌》是一卷充满爱情诗歌的书卷,有被解释为神与以色列之间的爱的象征,是与逾越节的主题“救赎”相呼应。《雅歌》共117节经文,透过佳偶与良人的相处,让我们对人间的爱情及神(良人)对人(佳偶)的爱有进一步的领略,实在很美!
他属我
“良人属我,我也属他;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。”(歌2:16)
良人呼唤佳偶一同去葡萄园作工,擒拿狐狸;她却让良人自行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,没有同行。佳偶以自己为首要,良人是属于她的,他理当为她劳累,而她却可以漠视良人的呼唤。佳偶相当自我中心,这是稚嫩的爱。
我属他
“我属我的良人,我的良人也属我;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。”(歌6:3)
夜间露水滴湿良人的头发,他敲门,请求佳偶开门,佳偶以已换了衣裳及洗了脚而婉拒,当良人一再表达需要时,佳偶才起来给良人开门,但他已经转身走了。
佳偶醒悟自己太过自我,开始多想良人,说出《雅歌》唯一一段形容良人的细致之言。佳偶对良人的爱显示出有点进步,持有“我属我的良人”的心态,是我先要属于他,不再要求他要先属于我,挣脱自我的束缚,爱在成长中!
他恋慕我
“我属我的良人,他也恋慕我。我的良人,来吧!你我可以往田间去;你我可以在村庄住宿。”(歌7:10–11)
良人发觉佳偶对他的爱情稍有进步,已雀跃万分,对佳偶加以称赞,更进而尊称她为“王女”(歌7:1)。佳偶不再让良人自行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,在不知不觉中,她的心将她安置在尊长的车中,往葡萄园去,与良人一同前往。佳偶对良人的爱更上一层楼,只期盼“他恋慕我”,不再以“他属于我”为大前提!
等他自己情愿
“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,我‘指着羚羊或田野的母鹿’嘱咐你们:不要惊动、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,等他自己情愿(不要叫醒……情愿:或译不要激动爱情,等他自发)。”(歌2:7,3:5,8:4)
全卷《雅歌》,良人对佳偶的称赞多而又多,虽然佳偶对良人的爱是初阶,但他仍然看她为美,等待她自发、自己情愿向他表达爱,这句话在此书卷中出现三次,呈现爱的真谛,爱是“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”(林前13:7)佳偶在良人的真爱中不断成长,渐臻成熟,叫良人心感轻快!
祈愿在爱的里程上,我们愈走愈光明,愈来愈自然,懂自爱、爱人爱神,神的心得满足!